守正创新 行稳致远
——河南省实验小学全体教职工研修培训(二)
8月23日,河南省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研修培训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的学习。为了让老师们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深度砺炼教学本领,上午采取了分学科与专家面对面的培训方式,在与专家正面交流中完成知识更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培训活动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七个分会场,特邀请了各学科的省内知名专家进行分学科培训,大家聆听报告、分享交流,学术研讨氛围浓厚。
语文分会场
语文会场,河南省基础教研究室张琳主任为语文教师作《增强六个意识,教好统编教材》主题讲座。她针对统编教材,围绕“国家意识、目标意识、文体意识、读书意识、主体意识、研究意识”六个方面为老师们做了精细剖析。张主任引经据典,从教材到理论深入浅出的解读,使老师们深刻感受到统编教材的多元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也使老师们深刻感受到新教材的编排字里行间都透出文学气息和催人奋进的正能量。张主任谈到,我们要培养可爱、有骨气、乐创新的中国人,要建立全景概念,敢于逃出舒适区,超越自我。
听了张主任的讲座老师们收获满满,都认为,新时代,新教材,语文教学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做一位有心的语文老师,把所有的积淀都变成自己教学的智慧。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张琳主任
讲座主要内容
数学分会场
数学会场,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河南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委梁秋莲老师,为全体数学老师作《基于核心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
七十四岁高龄的梁老师,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近四个小时的讲座,从“核心素养体系总框架”引入,到分层解读,以完整的体系,大量的实例,详细阐述了作为新时代教师,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上的策略。她高度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着在座的每位教师,大家专心聆听、认真记录、深入研思。此次培训活动,不仅更新了教师理念,更为老师们指出了落实方法,使老师们对数学核心素养与课堂融合有了更深刻理解,增强了对新一学期课堂教学信心!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梁秋莲老师
讲座主要内容
英语分会场
英语会场,全国三十佳中小学英语教师、全国园丁奖的获得者、河南省教育专家、国培专家孟江涛老师,为我校英语教师作《课堂建模和育人管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主题讲座。他用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和充满智慧的教学艺术为我们诠释了如何建构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做一个学生心中喜爱的老师,同时也向我们传递了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三个半小时的讲座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大家仍意犹未尽。在座的各位老师收获满满,纷纷表示要带着今天的收获和思考,带着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更好地投入到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我校的英语教学扬帆助力。
全国十佳中小学英语教师孟江涛老师
专家与老师们互动
体育分会场
体育会场,金水区基础教研室教研员李文宝老师进行《践行“四有”体育课堂,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专题讲座。
李文宝老师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构成出发,结合“最美大课间”“模拟授课”“全国优秀课例”等相关视频,详细讲解了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体能发展、技能学习、竞赛活动、运动兴趣四个方面融合贯穿于体育课堂当中。他指出:体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因材施教,运用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独有的运动乐趣,提高运动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和规则意识。
通过李文宝老师的精彩讲座,老师们再次明确了“四有”课堂的理念和框架,对接下来如何上好体育课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金水区基础教研室教研员李文宝老师
认真学习中
科学分会场
科学会场的主讲专家是河南省基础研究室科学教育教研员杨新瑞主任。他为大家带来了“基于标准的单元学习”专题讲座。杨主任从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单元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解读,引领科学老师进入一个改革提升的全新阶段。老师们认真研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接新课标和课堂,利用学习进阶理论,为思维而教,为素养提高而教!
河南省基础研究室科学教育教研员杨新瑞老师
老师们认真学习
音乐分会场
在其他学科培训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音乐组的全体老师聆听了河南省基础教研室音乐教研员张晓华老师的专题报告。张老师从树立新时代教学理念,正确把握课堂常规教学,提高教师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深刻解读,我校全体音乐老师受益匪浅。
智慧来源于实践,来自各校区的作课教师认真完成了现场微课,深受张晓华老师的好评。此次培训,通过对音乐教学的现场指导,极大地激发了音乐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了学科教学能力。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音乐教研员张晓华老师
老师微课展示1
老师微课展示2
美术分会场
灵动的美在于色彩的变换。美术老师放下了手中的画笔,齐聚在美术教室,近距离聆听中小学高级教师林铮老师的精彩分享。林老师就工作坊的意义、工作坊与社团的不同对老师们进行了专业指导。
让思想流动起来才能变为智慧,聆听林老师报告后,老师们针对各自学校社团开展的情况进行了交流,对各校区老师们的困惑,林老师耐心细致地逐个解答。美术老师的作品是多姿多彩的,美术组的培训与交流也是有声有色的。
中小学高级教师林铮老师
学习互动
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
23日下午,学校特邀郑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副研究员、第三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田保华作《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专题讲座。
田保华局长
田局长幽默风趣的讲解深入人心,他结合新时代,由香港事件引出了报告主题。他在报告中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教育的共同追求,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建。”田局长谈到,教育即德育,德育即教育,它是一切教育工作的目的与归宿,不是工作。他的德育建设十六条更是给予了老师们很大的启发,让老师们明白了需要不断重建课堂教学理念,重建课堂教学关系,重建课堂评价。
一次聆听,一次洗礼,田局长的精彩分享使得每一位在场的老师重新定义了“德育”,摆正了“德育”。前行路漫漫,我们应该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为学生的未来负责的高度,追求课堂革命的目标——“有形”“有魂”“有习得”。
一天的培训,老师们经历了思想的风暴。下午培训结束前,张青副校长作了简要总结,强调了推动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谈到要做有道德的教育,做有情怀、有激情、有思维的教师,只有学习、坚持、突破,才能不忘初心,不负此生。
张青副校长作总结
习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一日“传播”,一日“塑造”,前者关注知识、思想、真理,后者聚焦灵魂、生命、新人。上午的分学科培训是在为老师们“传播”指引方向,下午的德育主题则是在为“塑造”指路导航。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学生眼里“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新时代创新型教师。
撰稿:苏霞 刘晓璐 牛慧娟
主编:严贤良
审核:王献甫 张青
图片:白春源
编辑: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