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师成长 >我校数学教师赴杭州学习
我校数学教师赴杭州学习
发布日期:2019-04-06 来自:河南省实验小学

我校数学教师赴杭州学习


摘要:全体数学教师赴杭州,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高级研修班学习。

2018年12月26日,在张青副校长和姜现伟副主任的带领下,我校全体数学老师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参加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高级研修班,进行为期5天的培训。

老师们分别到杭州听涛小学和杭州时代小学观摩学习。两所学校风格迥异。听涛小学2014年建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校园布局科学,功能齐全,教育设备先进,是杭州经济开发区精心打造的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化公办学校。


时代小学的校址系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创办的蕙兰学堂原址,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校园建筑古色古香,精致宁静,富有江南园林韵味。

在听涛小学,老师们先后观摩了4位老师精心准备的数学拓展课。分别是《确定位置》、《巧比多少》、《指尖上的数学》、《汉诺塔中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有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由王颖颖老师执教的《指尖上的数学》,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一步步发现隐藏在指尖上的多种规律。在第二次观察探索中,第一次发现的规律在第二次的指尖变化中不能适用了,引发深度思考和探索,并最终得出结论:要通过变化的周期来寻找变化的规律,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整节课学生思考探索时间极为充足,老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实现了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的前沿理念。由陈莹老师执教的《汉诺塔中的数学》,从印度一个古老的关于世界末日的传说开始,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思考的王国,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仅积累了活动经验,更学会了深度思考,探索如何通过最少次的移动把圆盘移至指定位置。


课后,老师们聆听了杭州市特级教师刘松的专题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课程的整合与拓展》,刘老师以其独特的见解和幽默的语言,向老师们介绍杭州经开区的教师团队让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举措,并分享了未来教师的使命。他说,教师应该做读懂学生需求的分析师,重组课程的设计师,连接世界的策划师。

在杭州市时代小学,老师们观摩了《桥梁设计》和《密铺》两节课,这两节课深深吸引了老师们的目光,不光是课堂接地气,连所举的例子都是杭州及周边重要的桥梁。老师上这节课之前,已带学生考察过这些桥梁,学生对身边的桥梁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更为吸睛的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让老师们大开眼界,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在课堂使用这些技术和软件。

课后由朱元华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STEAM视野下的数学灵动课堂研究》,介绍时代小学的老师们是如何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探索自己的灵动课堂,努力实现四个人人:人人有思考,人人能实践,人人善表达,人人会合作。

最后,老师们有幸聆听了唐彩斌校长的专题讲座《能力为重的小学数学》。唐校长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大家分享了数学老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在座的每位老师感触颇深,受益良多。


五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老师们收获颇丰。老师们纷纷表示,要借鉴他人的优秀经验,不断激活自己,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把自己锻造为睿智的思想者、创新的实践者,做一名专家型老师。



AA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