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面包的出世
授课者:河南省二六班朱贺的妈妈——韦燕燕
班主任: 高冰
【家长简介】
韦燕燕:国家二级理财规划师、保险经纪人、SRT培训师,中华联合财险河南公司农业部总经理
【教学内容】
由面包的制作方法引申出磨制面粉的原材料小麦,并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知晓农民耕耘的辛苦。
【教学目标】
1.了解面包生产过程,引领孩子们思索美味食物背后的辛勤汗水和价值。
2.了解农作物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3.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
4.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从而懂得感恩,爱惜粮食。
【教学方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动画视频播放,引出探究主题
由孩子们日常爱吃的面包入手,播放面包动画视频及面包种类幻灯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孩子们独立思考:我们爱吃的面包是从何而来?
提出问题1:小朋友们一定很爱吃香甜可口的面包吧,大家都吃过哪些种类的面包呢?(播放动画视频,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提出问题2:小朋友们在吃面包的时候是否有想过,我们最爱的面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制作面包的原材料又是什么呢?(鼓励孩子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讲解(搭配幻灯片):
面包的制作工艺其实并不复杂。我想每个小朋友家里都备有面粉吧。在面粉里加上各样调味剂和酵母,把面粉和成圆圆的面团。面团发酵后会变得比之前大好多,我们再把变胖了的面团放进烤箱里。不久后,香喷喷的面包就出炉了!
提出问题3:现在我们明白了制作面包的原材料是家家常备的面粉,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制成面包的面粉,又是由什么磨制而成的呢?(出示小麦麦穗)
探究交流,了解小麦生长过程
结合图片引领孩子们了解小麦的种植过程,让孩子们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等阶段,从而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提出问题:制成面包的面粉是由小麦磨制来的,你猜对了吗?那么,小朋友动脑筋思考一下,一颗种子需要经历怎样艰辛的过程才能成为我们的食物呢?
小麦种植大致要经历翻地、播种、管理、收获四个阶段,下面让我们结合图片了解一下小麦的种植过程。
一入秋,农民伯伯会将土地深耕,并施足底肥,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再选出产量高、颗粒饱满的优良麦种,到秋分前后就开始播种了。
不久,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小麦苗,农民就开始忙着为麦苗松土、施肥、浇水像呵护小宝宝一样精心照料着麦苗。在农民伯伯的辛勤管理下,小麦迅速生长,返青、起身、拔节、孕穗、开花并灌浆。
入夏后,之前一颗颗小小的麦粒逐渐变得饱满、成熟,长成了穗子饱满的小麦,从绿色变成了金黄色。于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开始了紧张的收割、脱粒工作。这时节天气善变多雨,所以麦收就得争分夺秒,所以又称作小麦的“抢收”。
农民伯伯把麦粒扛到加工厂去,在那里,麦粒被磨成了面粉。我们最爱的面包就这样制成了。
三、诵读古诗,引发深思
诵读古诗,引领孩子们思索美味食物背后的辛勤汗水,从而珍惜食物,懂得感恩。
下面我来带领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提出问题1:这首《悯农》想必大家都读过,吟诵着这首诗,大家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呢?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写于唐朝,那时的农业生产落后,农民非常辛苦。那么现在,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吃的每一粒稻谷、每一颗小麦,其中是不是也饱含着农民辛勤的汗水呢?
毫无疑问地,小麦的生长过程浸透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农民伯伯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多么辛苦啊!(播放农民辛苦劳作的视频)
提出问题2:除了辛苦耕耘的农民伯伯,还有哪些人员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农业科学家:为研制小麦的优良品种冒酷暑下农田;农技专家:他们直接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知识的宣传和指导;农药、肥料、农业机械等生产厂家的工人:他们生产出的产品为农作物的丰收和农业生产的高效提供了保障等。
小朋友们,我们平时吃着这些食物时是否想过这些食物的来历?是否品尝到了在美味背后众多劳动者辛勤的汗水?
总结:看来,光有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不会让小麦获得丰收,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粒米一个面包,包含了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来得真不容易呀!不过,我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今后面对盘中餐,都会有一颗虔诚、感恩的心。这感激不止是对给予我们衣食的父母,还有这些食物的最终提
供者,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你们说是吗?
小朋友们,希望大家今后面对盘中餐,都能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个爱惜粮食的好宝宝!
【学生感言】
通过阿姨的讲解,我明白了小麦的生长过程浸透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美味食物的背后也浸透了众多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所以我要对食物有一颗感恩的心,做一名爱惜粮食的好学生!
【班主任点评】
这位妈妈为农险领域的专家,且愿意与孩子们沟通,并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此次班会为学生们准备了生动的PPT课件和一些相关视频,为学生们带来了有关农业方面的讲座,教育学生们要爱惜粮食。此次讲座教学效果非常好,激发了学生们对于农业领域的浓厚兴趣。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下课了,仍然有很多学生围着家长咨询问题,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次学到这方面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