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家长专家 >“目”浴阳光 爱护眼睛
“目”浴阳光 爱护眼睛
发布日期:2019-04-07 来自:


“目”浴阳光 爱护眼睛


授课者:河南省实验小学四(一)班赵冠喆妈妈   孙萨迦

班主任:贾福霞


【家长简介】

孙萨迦,女,医学博士,专业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病理生理学。目前在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作,主要负责我省妇幼保健工作,产前筛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筛查,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等方面。

【教学内容】

眼球解剖结构,眼睛成像原理,屈光不正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方法。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懂得近视眼的成因,了解不良用眼习惯对眼睛可能造成的伤害。

二、通过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到眼睛的重要作用,感受戴眼镜的不便和苦恼。

三、普及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如何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趣味贴贴乐

选择两张卡通人物海报贴在黑板上,请两位同学用红领巾盖住眼睛,试着将带有双面胶的眼睛模型贴到漫画人物的眼部。亲自感受失去视力的不方便,并采访同学们,为什么睁开眼睛能够贴的又快又准?了解人类通过视觉获取的信息量约占总信息量的70%,从而明白拥有清晰明亮眼睛的重要性,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爱护眼睛。

二、青少年视力下降的原因

1.眼睛解剖结构和成像原理。

眼睛是由角膜、巩膜、晶状体、睫状肌、视网膜等组成,其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类似,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入玻璃体,汇聚在视网膜黄斑中心位置,视神经将图像传送入大脑进行分析利用。

2.视力下降类型和原因。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近视是青少年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2017年中国青少年近视率近70%,青少年近视率排世界第一。遗传因素是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前提,发病率可能增加;但环境因素是决定近视发生的现实原因,长期近距离用眼等不良用眼行为都会诱发近视。

三、导入游戏——神奇的合成图片

请五位同学坐在座位上依次回答问题,裸眼观察幻灯片放映的五副图片,并按照要求描述所看到的图形,近视眼同学和视力正常同学看到的图像是不同的。例如,玛丽莲梦露和爱因斯坦的这副合成图片,近视同学看到的是玛丽莲梦露头像,而视力正常的同学看到的是爱因斯坦头像。

四、近视的临床表现和危害

近视眼主要表现在看近清楚,看远不清;看东西容易眯眼、皱眉;诱发斜视;频繁眨眼,眼疲劳;眼轴增长,甚至突眼。小学生近视眼的危害包括一下几方面:影响课堂学习,佩戴框架或隐性眼镜活动不便,升学选择专业及就业限制,进展严重会并发眼部疾病。戴眼镜的人冬天戴口罩会有哈气,戴眼镜的人吃饭喝荼的时候,蒸汽飘到眼镜上,不方便;戴眼镜的人早晨起床洗脸的时候需要摘眼镜……

五、近视的分类和治疗

假性近视的形成原因是睫状肌调节紊乱所致,有治疗可能,不要误戴眼镜。真性近视是眼轴增长所致,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阿托品散瞳验光后确认。儿童近视75度以上(散瞳验光),就不是假性近视。近视不是简单的度数增长,而是整个眼球被逐渐拉长的过程。没有弹性的神经和血管——视网膜和脉络膜,就逐渐变薄和萎缩,为今后致盲的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新生血管埋下隐患。

一旦确诊真性近视,也不要过度担心,可以选择框架眼镜或角膜塑形镜进行及时矫正,还可以用0.01%浓度的阿托品滴眼液辅助治疗。最关键的是今后一定要保护好眼睛,不让近视度数继续进展。

六、如何预防近视发生

首先,改善用眼习惯,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用眼造成调节紧张,表现为假性近视;球壁逐渐延伸,眼轴(前后径)拉长,形成真性近视。减少持续的近距离作业,每隔40分钟就应该休息10分钟左右,保持良好用眼姿势,避免长时间连续注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其次,保证足量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接受2小时以上、一周不少于10小时,降低10%近视发生率;间歇暴露在户外优于连续暴露;增加户外活动频率;阅读、上课、游戏、运动……第三,进行视觉训练。调节功能训练和视功能训练相结合,可缓解疲劳,但无法逆转近视。最后,孩子们要合理饮食,多吃含胶原蛋白的叶黄素的食物,如猪皮猪蹄,西兰花和胡萝卜(胡萝卜是脂溶性的,一定得过油吃);不要摄入太多甜食,特别是空腹时不要吃甜食;少吃零食,多吃蔬菜、豆制品、动物肝脏等。


【学生感言】

  我以为只要我不玩游戏就可以不近视,原来还要增加室外活动,我以为在室内活动也可以,原来预防近视主要是增加光照时间呀。这次课,我收获很大呀!以后一定要在室外多运动,保护好眼睛。

【班主任点评】

这次课从眼睛的构造和原理讲起,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眼睛保护课。让学生知道了户外运动的重要性,要学会预防近视,保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