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健康生活
——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
授课者:河南省实验小学一十班赵韵博同学的妈妈——游景荣
班主任:宋林静
【家长简介】
游景荣,女,38岁,就职于河南省公安厅政治部,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教学内容】
安全知识包罗万象,本教案通过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同志编写的浅显易懂的童谣,对低年级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和人身安全知识进行普及。
【教学目标】
让孩子们增强安全意识和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
一、交通安全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平时生活中有哪些安全常识需要我们注意呢?
1.步行
步行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在当前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下,同学们更要懂得步行出行的交通规则和要求。步行安全包括为“五要、五不要”:
五要:行人要走人行横道,走路时要集中精力,过马路要遵守交通信号灯,要走过街设施和人行横道,要认识交通标志。
五不要:不要在道路上踢足球、玩滑板,不要嬉戏打闹,不要翻越护栏,不要随意横过马路,不要扒车、追车、抛物击车等。
一起读童谣:
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不抢行。
先左后右看一看,一定要走斑马线。
通过提问的方式普及各种交通信号灯和交通标志。
2.乘车
主要围绕乘坐公交车、小汽车、电动自行车等乘车方式,记住“五要、五不要”:
“五要”:上车要系好安全带,要从汽车右侧下车,要在车辆停稳后下车,乘坐公交车要坐稳扶好,儿童乘车要坐安全座椅。
“五不要”:儿童不要坐在副驾驶座位,乘车时不要将头或手伸到车外,不要乘坐超员车辆、农用车辆以及酒驾司机的车等。
提醒:《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文规定: 未满十二周岁的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在座的同学们都没有达到法定的骑车年龄,所以绝对不能够单独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一起读童谣:
骑车避免上马路,不许撒把与攀扶。
打闹追逐危险多,人多转弯要减速。
二、人身安全
通过提问和图片的方式引导同学们知道哪些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1.问我名字不能说
一起读童谣:
胖小子,坐门墩,要带我走可没门。
问我名字还没起,给我吃的不稀奇。
2.远离陌生人搭讪
当不认识的跟你说话,不要相信。应赶快离开。不要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一起读童谣:
小小秘密藏心里,谁也不会告诉你。
坏人要是欺负你,告诉妈妈要牢记。
3.爱心施救需谨慎
坏人会利用儿童的同心情。当陌生人说不认识路,请你帮忙带路;说丢了东西,请你帮忙找。这个时候需要提高警惕。
一起读童谣:
叔叔阿姨在问路, 小狗丢了请帮助。
发给糖果和玩具, 诱骗你去找动物。
4.背心裤衩不许别人摸
一起读童谣:
小熊小熊好宝宝, 背心裤衩都穿好。
里面不许别人摸, 男孩女孩都知道。
5.如果陌生人强行带你走,要大声呼救,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一起读童谣:敢骗坏人赶快跑
小老虎,会撕咬,小山羊,敢顶角。
坏蛋问我不知道,敢骗坏人赶快跑。
提问:图片上的人哪些像坏人?
提醒:只要是陌生人,无论对方长成什么样,都不要跟他走!!!
6.通过提问,提醒同学们独自在家时、陌生人敲门时、出行前、出行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7.启发同学们遇到坏人应该如何摆脱?哪些求助对象相对安全?
【学生感言】
学生1:听了赵韵博妈妈的讲解,我知道不是所有看着善良的人都是好人。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学生2:我知道了为什么过马路要先看左边,再看右边。
【班主任点评】
这一次安全知识讲座不仅仅讲了学生日常出行的安全,还讲了小学生的日常人身安全,最主要的是讲座通过一首首童谣和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应对办法,生动形象,让学生真的理解受益。